2024 年 IT Matters Awards

在生成式AI引領全球數位革命之際,數位轉型成為個人、企業及國家發展的關鍵。在這股時代的巨浪下,掌握機先抑或落於人後,關鍵在於如何有效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全面的數位轉型。IT應用已然極其廣泛,橫向遍及你我生活的各個領域;而在可預見的未來,IT更將對人類發展與全球環境產生深遠影響,這正是「IT Matters」的真正含義。

IT Matters Awards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指導、IMA資訊經理人協會於2023年創立。獎項旨在表揚以IT人才、技術與應用,對社會產生正面積極影響的企業、產品、專案與個人,藉此肯定傑出貢獻,並為臺灣未來的數位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將臺灣打造為最能發揮IT專業能力的國家。

該獎項不僅是產官學界的表揚與交流平台,更透過推動最佳實務分享,激發產業創新動能。未來,IT Matters Awards將持續擴大影響力,凝聚眾多深信IT_Matters的有志企業與個人,在數位浪潮中併肩破浪、乘風直上。


2024年獎項說明

獎項分為6個大類:

最佳 IT 雇主獎

IT Matters 人才獎

IT Matters 教師獎

IT Matters 數位轉型獎

IT Matters 社會影響力產品獎

IT Matters 社會影響力專案獎


2024年 評選標準

  • 最佳IT 雇主獎:

    1)重視IT人才培育:

    例如:公平透明的升遷制度與轉職管道、對提昇 IT 人才價值的投入、IT人才教育訓練投資、IT 人均教育訓練時數、反歧視、性騷擾申訴政策和訓練。

    2)提供IT人才良好工作環境:

    例如:提供 IT 人才最近三年離職率、IT 人才彈性工時政策/作法、IT 人才彈性工作地點政策/作法(含: Working From Home 政策/作法)、IT 人員友善工作設備、IT 人員友善工作場所配置及制度、技術職的晉昇管道、 IT 橫向組織、鼓勵 IT 內部輪調。

    3)IT人才招募的優勢與成效:

    例如:多元的招聘政策、IT 人員近一年淨成長率、多元共融的 IT 人才組成、對 IT 人才友善的招聘措施以及具有競爭力的薪資與福利。

    4)發揮社會影響力:

    例如:主辦/協辦或參與外部 IT 社群活動、鼓勵員工參與技術社群或研討會、開發應用程式或軟體協助公益團體募款與管理善款、幫助公益組織透過社交媒體和數字行銷進行線上宣傳和籌款、協助偏鄉地區學校和學生使用電子學習平台和數位學習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增加對偏鄉的資訊技術支援、教育和培訓使用數位設備和科技等。

  • IT Matters 人才獎:

    1)工作實績表現:

    例如:從事資訊應用產品/元件/技術之開發設計具有傑出表現、參與/執行培育或招募計劃的優秀成果、在新聞或媒體曾有正向之報導、個人取得之證照/專利/出版品、協助客戶成功(Client Success)的案例、以資訊技術提昇公司營收或降低成本。

    2)團隊協作能力:

    例如:促進團隊交流/分享/訓練文化的例子、參與專案團隊人數的規模、工作中的創新思維、工作的挑戰性、溝通表達的能力等。

    3)發揮社會影響力:

    例如:積極參與IT社群活動或研討會、從事與學校/學生交流的實績、參與或執行以IT技術實現公益目的的專案實績、偏鄉資訊教育的投入實績。

    4)加分項:

    應用IT技術改善生活/文化/環境/健康等社會問題:資歷檢核(reference check)和主管/客戶推薦

  • IT Matters 教師獎:

    1)創新 IT 人才培訓:

    例如:提供多元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開展創新項目、最新的 IT 技術應用教學、創新教學方法、積極建立 IT 產學合作管道

    2)建構數位化學習環境:

    例如:提昇線上教育訓練平台之教學品質、完成主領域之資訊融入教程設計之件數或比例等。

    3)弭平數位落差:

    例如:積極參與 IT 社群活動的實績、從事與學校/學生交流的實績;參與或執行以 IT 技術實現公益目的的專案實績、支持社會創新項目、偏鄉資訊教育的投入實績。

  • IT Matters 數位轉型獎:

    1)策略性與適應性:

    -  例如:數位轉型計畫是否與公司的長期策略和目標相符?該計畫是否能夠持續發展和適應市場或公司目標變化?

    2)創新性與流程優化:

    例如:專案是否展現出明確的創新思維,有助於企業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數位轉型是否改善了流程的效率和效能?

    3)企業文化與組織變革:

    例如:專案是否促進了組織或社會文化的積極變化,例如推廣教育、鼓勵跨部門或領域合作

    4)專案執行成果:

    例如:專案帶來的價值與效益專案績效,或是流程或溝通成本的改善,以及生產力提升。例如:實際減少工時、人力、品牌形象提升、企業或社會帶來的改善或成效等等。

    5)(加分項)使用者層面:

    例如:使用量增加、使用者滿意度問卷、服務使用率提高等。

  • IT Matters 社會影響力產品獎:

    1)是否屬於國家重點發展之以下技術或產業:

    -  例如:半導體、人工智慧、軍事工業、安控/資訊安全、通訊、 醫療生技/健康照護、 再生能源、其他

    2)創新性與獨特性:

    -  例如:產品是否在市場上有獨特性和創新性? 例如:新一代資通訊(ICT)技術之研發或應用、使用創新技術,或協助企業或客戶在功能上、市場上等創新應用。

    3)市場競爭力:

    例如: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如何? 是否有持續更新和發展的計劃?

    4)使用量:

    例如:參賽產品所影響的人數、組織、社區或地區規模

    5)社會影響力 (請就 2021-07-01 之後的影響力提供說明):

    - 是否針對現存的社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 解決的問題是否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 目標受眾是否涵蓋到弱勢群體?
    - 是否對於產業經濟實力與科技實力有所貢獻?
    - 以 IT 技術實現 ESG 目的的實績及其影響層面

  • IT Matters 社會影響力專案獎:

    1)是否屬於國家重點發展之以下技術或產業:

    -  例如:半導體、人工智慧、軍事工業、安控/資訊安全、通訊、 醫療生技/健康照護、 再生能源、其他

    2)創新性與獨特性:

    -  例如:產品是否在市場上有獨特性和創新性? 例如:新一代資通訊(ICT)技術之研發或應用、使用創新技術,或協助企業或客戶在功能上、市場上等創新應用。

    3)使用量:

    例如:參賽產品所影響的人數、組織、社區或地區規模

    4)社會影響力 (請就 2021-07-01 之後的影響力提供說明):

    - 是否針對現存的社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 解決的問題是否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 目標受眾是否涵蓋到弱勢群體?
    - 是否對於產業經濟實力與科技實力有所貢獻?
    - 以 IT 技術實現 ESG 目的的實績及其影響層面

2024 IT Matters Awards 得獎者名單









2024 IT Matters Awards 花絮合照、報導/影片

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指導,IMA 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IMA 協會)主辦的 2024年 IT Matters Awards 匯聚 IT 領域精英,促進產官學合作,共同推動 IT 產業的發展與創新。

2024年 IT Matters Awards 設有六大獎項,包括「最佳 IT 雇主獎」、「IT Matters 人才獎」、「IT Matters 教師獎」,以及新增的「數位轉型獎」與「社會影響力產品/專案獎」,表彰在數位轉型及社會影響力方面表現卓越的企業與專案。

活動吸引超過 250 家企業參與,競爭激烈,展現台灣 IT 產業的創新活力。IMA 協會期望透過表彰最佳 IT 雇主品牌企業,帶動產業對 IT 人才環境的重視,使台灣成為 IT 人才的理想工作地。

IMA 協會將持續推動 IT 產業價值升級,促進產業與社會共同進步,助力企業在全球競爭中創造更大影響力。


2024年評審清單

評審團名單

依評審姓氏筆劃排序


卞志祥

台灣微軟
總經理

方素惠

EMBA雜誌
總編輯

王宏仁

電週文化事業(股)公司
iThome副總編輯

余孝先

工業技術研究院
總營運長

余若凡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董事暨執行長

吳乙南

安碁資訊(股)公司
總經理

吳琬瑜

天下雜誌
共同執行長兼內容長

李正屹

IBM Taiwan
總經理

李益青

聯發科技(股)公司
資訊工程本部總經理暨資訊安全長

李維斌

鴻海研究院
執行長暨資通安全研究所所長

沈貝怡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策略長

周建隆

臺灣期貨交易所
總經理

周郭傑

台北富邦銀行
資深副總經理

林士茵

仁大資訊(股)公司
董事長

林宏文

財經專欄作家

林奇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校長

林雅芳

Google
台灣總經理

林微敏

Yahoo
Yahoo國際媒體產品研發工程部 副總經理

林福能

華碩聯合科技(股)公司
董事長

邱繼弘

CacaFly
董事長

邵懿文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
策略創新長

胡貝蒂

數位發展部
主任秘書

孫培然

雲行至善(股)有限公司
技術長

桂竹安

PWC資誠企管
執行董事

秦素霞

亞馬遜網路服務(AWS)
首席政策官

翁浩正

戴夫寇爾(股)公司
執行長

翁銘壯

LINE Bank
資訊長

張裕昌

世紀奧美公關顧問
董事總經理

梁賓先

華苓科技
董事長兼任總經理

陳正傑

DBS 星展銀行
人資副總

陳佩君

台灣微軟
人工智慧研發中心技術長

陳昀利

公共電視
副總經理

陳明明

KKday (酷遊天(股)公司)
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鴻嘉

台灣連線/Line Taiwan
技術長

彭麗蓁

運籌網通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曾立峰

台達電子工業(股)公司
資訊長暨資訊安全長

黃亮崢

數位時代
創新長

黃琇琳

AppWorks School
校長

黃雅萍

數位發展部 數位產業署
副署長

黃慧珠

緯創軟體
獨立董事

楊士範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
內容長

溫怡玲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執行長

賈景光

中國信託金控
資訊最高主管

趙式隆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局長

趙書華

創為精密材料(股)公司
董事長

趙書閔

雲豹能源科技
總經理

劉永信

CloudMile 萬里雲集團
創辦人暨董事長

劉麗惠

台灣大哥大
永續品牌公關副總經理

盧希鵬

台灣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教授

鍾惠民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

龔培元

鴻海精密工業
資訊長